Feeds:
文章
留言

Archive for the ‘望海的噗噗改裝’ Category

以下是我曾經私訊回的說明彙總(因為有多篇合在一起)
針對的就是台規ZM-DE 1.6引擎是否可以換用日規ZL-VE電腦的問題

不建議
擬如果有空翻翻我的部落閣,我有一篇講馬自達S-VT的原理
先了解一VVT的運作原理

因為VE的電腦的點火模式跟他當下的可變CAM PULLY的角度有相當大的關係
而DE因為沒有這個進氣CAM可變的關係,點火時間的角度改變值很小
用VE的電腦去驅動DE的本體,轉速是可以破高沒錯,但點火角度會亂掉
結果會是非常的耗油

這方式很久前我們試過了,在沒裝VE的高噴油量噴油嘴的狀態下,DE引擎只換了電腦居然還會NOGO到不行

——————————————————————-

S-VT是有幾個模式的歐
1.通電準備發動–>沒油壓,靠彈簧力道推到退點火角度(這樣比較好發動)
2.發動後怠速–>有油壓(進退都有),靠油壓推到中間位置
3.輕負荷低轉速加速–>有油壓(進),靠油壓推到進點火位置
4.中間轉速或持續定轉速–>有油壓(進退都有),靠油壓推到中間位置
5.重負荷及過中間轉速之後的持續高轉速–>有油壓(退),靠油壓推到退點火角度
—————————————————————–

有車友試過這種設定,沒錯,但別忘記他用的改裝電腦是什麼??沒記錯的話應該是F CON SZ這等級的電腦,說真的如果再多花一點錢,就可以直接在改裝電腦這邊搞破轉速了,會寫的敢寫的就能夠破轉(因為很多所謂寫程式的其實只是會利用原本數據再作微調而已,跟重新攥寫高轉速區域點火供油這種並不太相同)
—————————————————————-

利用加裝晶片改變震盪時脈的方式騙到多出幾百轉的轉速(就是一種類似主機板超頻的技術)也是可行的
這個1.8做過的東西1.6也是有機會可以做的
事實上已DE的行程,7000-7200RPM就夠了,太多也沒啥用,沒有放掉夠多的中低速扭力的話高轉就不漂亮,而這還是要靠改裝電腦來執行

以上說明彙總,僅供參考,如還是要自己試看看,請便

Read Full Post »

1.

2.

1.圖一的是ZL-VE,130PS馬力,有S-VT可變汽門正時,噴油嘴CC數較大(粉紅色的),需要專用的VE的電腦,自排設定的話會有180KM限速以及7500RPM的斷油轉速,改成手排的話即便用的是同樣的自排電腦,這個限速就沒了,塑膠盒的手排電腦,則完全有7800RPM的實力

2.圖二的是ZL-DE,但除了進氣岐管跟看不見的曲軸行程以外,其他的物品完全相同於台規1.6升的ZM-DE,包含噴油嘴、行車電腦、周邊感應器等等,所以周邊用台規零件完全相容。
但,台規的1.6引擎用電腦,在01年起改為由士林電機生產版本取代原先早期批次由三菱電機廠出品的同型電腦(日規1.5系統均由三菱電機製作),曾經流傳一個說法,士電版本比三菱版本少了250RPM斷油轉速(嘿嘿嘿~~~有驗證過,的確有一點點差別),但250RPM很難感覺得出來,所以看官們聽聽就好~~~

※引述 « 阿裏(spp2100bk) » 之銘言:

望海 大

圖二的是ZL-DE,但除了進氣岐管跟看不見的曲軸行程以外?? 這樣 就有110匹馬力?還是要配合排器管設計 才有 110匹馬力阿? 那照理講 此引擎 是可沿用 我們電腦厚…

——————————————————

望海回答:

不要被數字給迷惑了…數字會說話,但也會騙人的
何解??

130,110這兩個馬力數值是日制的
台規用的馬力數值是德制的,量測基準跟本不一樣

如果用一般人家傳說中的德制馬力數值要乘上1.1當成日制馬力來看
就會發現很正常的,排氣量越大馬力越大的正常情況

只有VE才有特別針對動力提昇的設計,才會有較小排氣量卻有較大出力….

Read Full Post »

我來發言不知道算不算是官方的說法….
阿溫頭段 FOR 323/TIERRA1.8/2.0用

阿溫頭段TIERRA 1.6用

基本上這種不等長的四二一頭段,其管徑以及合併的管路順序均與一般的四二一不同
其原因就是要利用排氣之後的氣壓降低的類真空區域(並非真的真空,只是因為排氣流出去後氣壓降低相對的低壓帶),用這個低壓帶去吸引另外一缸的排氣…

其實這設計有些排氣干涉的問題存在,所以對某些講究氣體順暢會提升引擎性能的技師來看,這是個旁門左道…..

排氣干涉理論上會讓排氣不順暢,這樣引擎性能提升的能力就變差了
但,如果干涉的時機點對的話,卻有可能因為前論的單一缸排氣後低壓帶讓另外一缸氣體有一點排氣阻力,而這阻力就是我們感覺到的扭力的那個感覺

如果我們把扭力,被視為引擎產生出來的力道其所對應的反作用力大小的話,那麼這個排氣干涉的理論應用,會讓這個很奇怪的排氣頭段在直通的條件下依舊存在有低轉速的扭力
這是這個頭段的重點

但其實要搭回壓尾或者直通尾,還有其他的條件對應
因為有排氣干涉,加上本身管徑刻意不做很粗大,這頭段的中低速可以比一般的四二一設計來的較漂亮,但高轉速多少還是會有被影響到
而全直通管路設定,多半會比較希望在高轉速有表現,如果中段沒有刻意針對頭段排氣製造出來的渦流(這是阿溫頭段會有絲絲聲音的主因–有很強烈的渦流音特別的設計而存在於內)去做消音跟減震的處理,中段會有很大的共鳴,我自己也測試過,在不裝尾段的情況下這頭段會讓原廠中段在超過3000RPM會有超級大的共鳴,加上如果只是裝沒有刻意消音的直通尾…..那麼共鳴聲絕對是免不了,而且聲音也非常大

不過如果不考慮聲音跟共振的問題,的確裝直通尾效果明顯,主要低速不掉扭力,拉轉也算輕快

裝回壓管儘量不要裝太小隻的,這是我自己的對應做法,當然也跟我的用車習慣有關

先這樣

Read Full Post »

※引述 « 高屏小揚(lawson) » 之銘言:
——————————————————————
因為開車通勤太久了很無趣
所以想購買一部可以長途通勤的機車
因為距上次買機車已經20年了
所以不太清楚現在的機車市場
我想請問
要騎單程約30公里
100cc~150cc..在上去車太大不方便
故障率低.車輛穩定性好.舒適性不差的
可以麻煩大家幫忙推薦一下車款嗎

檔車就不必了.因為家裡就只有我會騎.使用率會降低

這幾年台灣機車市場大出
不過一台125已經從十幾二十年前的四五萬變成現在的六七萬了

125/150光列就一堆

K牌
G5 125/150(龍頭太輕),RACING 125/150(車頭重,加上那個速度金屬買了依台),VP 125(長的像舊勁戰….),GP125(買菜車),VJR100(改的超過了點)
SYM牌
NEW FIGHTER 125/150(跟RCING差不多) ,JET POWER 125(小毛病不少,我單位的阿弟阿整天叫我幫他查車問題),JR125,GT125(易上兩台我只在大潤花看到過,路上少見),高手R(官網沒了….) RV150系統(個人比較喜歡RV180 EURO,但超過了)
Y牌
新勁戰125(車越賣問題越多),GTR AERO(問題少一點,但是價格少沒多少) BW’S(很貴的125)
SUZUKI牌
NEX 125(還不錯),ADDRESS 125(賤狗好像有買壹台),鐵拳125(新車發表會的妹不錯…)
P牌
……………(除了G-MAX其他我都覺得很醜….)
哈特佛
新出的大黃蜂(哈哈哈….像檔車的速克達)
CPI牌
GTR 150(恩…..沒GMAX好看)

單程30KM其實有點拼
我現在每天八里-東湖單程大概就這個距離,有油冷的豪漢夏天有些時候還是會熱衰竭現象….

如果沒有品牌迷思的話,台鈴的新車可以考慮,車不大台,性能也有,內裝空間OK,失竊率也低,售價也不算很高,唯一罩門是維修跟零件價格不親民

如果有品牌迷思,那就選山葉吧,至少人家的YSP我隨便挑個幾間維修的品質跟態度都還不錯,只不過車價跟零件價都不便宜,加上Y牌是竊盜長期熱門款

兩陽……..唉~~~玩老車吧

Read Full Post »

這邊來翻翻之前的舊照片吧,望海之前開過的車或者之前的車的舊照
包括學生時代,當兵時代以及剛就業的時候

1.小漢漢1號車(1993年光陽豪漢125)
在大一的時候我騎偉士牌PX150上學,結果這年代偉士牌沒有人要坐
聯誼出遊都是當貨車的命…
大二時就換了這台這時候剛推出沒多久的豪漢第一批銀色車款
這照片已經是大四時,跟一些外系的以及外校的美眉出遊照

2.當兵時,是在海軍左營基地,原先是左營運輸站(已解編併入汽車大隊),後來併入汽大之後又升任駕訓班的助教,這段經驗讓自己從完全不懂車,被海操磨練到什麼有輪子的都摸過開過,而且還懂一些修車技術….

這台是我到退伍前接的最新的車,那時候車才剛進部隊而已
新FUSO


車內裝還不錯,重點是我都有很用心在整理,所以還可以當展示車

出任務的照,有沒有人看出背景……CCC

菜鳥時就都接這種年紀其實比我還大的推高機(部隊稱為叉動車),學這個真的收穫很多,雖然當時被學長操得很辛苦…

另外在駕訓班跟後來中鳥的時候開的FUSO車

當然偶爾也會開開的得利卡,這應該是我們單位裡頭最好開的車了

這台是拖車頭,老實說我會開沒拖後版時,拖後版車我就只會前進….

放幾張我的當兵時跟學弟們的照片…


後來退伍開始工作囉……第一台屬於自己的車,其實是這台福特五門全壘打,只可惜當時沒錢好好改它,如果留到現在,我一定會大改特改裡頭

一張當時後的開車帥照

後來換了這台MAZDA323,但一開始什麼都沒改,很素的車

後來開始改東改西的,還跑去跑賽車
這是後來有跑的時候的某次設定,騷包的裝上了卡蹦引擎蓋
不過這時候人已經開始肥了

後來的最後設定,以及跑賽車的一些照片



連屏東的尖端賽車場也沒放過

閒暇的時候亂亂拍

這時候比較迷棒壘球…來個帥氣的投球姿勢

但是對照當年大學時代的球隊打球照片…真的是胖了

擺一張閃光吧,之前在東森購物時,曾經很努力追但沒追到的同事,當時在車友會裡頭還幫她取個美人蕉的綽號
(以後我的老婆大人阿~~~別打我阿….那都是過往的事情了)

先這樣吧~~~

Read Full Post »

望海的車車秀

有些照片還沒機會放在網上,尤其是十幾年以前的時候的照片都還沒整理

先放最近的

摩托車噗噗優先囉!1號機到3號機都是光陽豪漢….屌吧

而且還是現役

1號機~~從大二開始陪我到現在的1993年豪漢125

目前有換新的排氣管

座墊也有稍加改造,很特別的中靠背

2號機~~網路找到的二手二代豪漢125,雖然只是125卻很會跑,前手可能曾經改很大過(因為也是1993年???那時二代新豪漢應該還沒出吧…)

這是原來的綠色

後來請賽車場的同事大銘幫我把車改噴成銀色的,去監理站改車色時有被小喵了一下

這台2號機目前前輪換裝優耐力的TH-558輪胎,不錯用

騎2號機時的蠢樣~~

3號機是朋友轉給我的1993年一代豪漢150,有力道但沒有2號機快

123號機大合照

拍幾張自己的汽車-MAZDA 323望海號的愛照



沒什麼改的引擎室

先這樣吧

Read Full Post »

有人在問這個鐵粉心(EMI環),那就把我再2006年時的文章搬出來吧
 
 
 
[測試]EMI環濾波器(俗稱是CHOCK是吧)的試用
發表於2006/06/07 13:49:08
 
之前曾經有車友提出過把EMI環(俗稱是CHOCK是吧)拿來套在引擎室內的線束(記得是講流量感知的線或是凸輪軸感知的線)發現怠速不穩現象消失了的文章(請自行去找尋,小弟我就不提供連結了)

後來就藉由阿豪車友的發現以及湯姆貓車友的努力奔走,取得了一些不算很貴的EMI環,但是東西買到了很久,前天才從湯姆貓的手上收到這個小東西

這次拿到5個10MM的跟5個12MM的,共10顆,價格算算一顆在30元左右,不貴,不過網路上看討論也有人說成本10元一顆,不過沒找到10元的,反正這跟之前我買釹鐵硼磁鐵來玩音響的單顆30的價格差不多

算了,反正是實驗性質,也不是大量採購

之前對這東西沒啥印象,所以還是照例,先搜尋一下網路資料
EMI環一般都是用來濾波比較多

不過網路上對於這東西用在車上的看法也是有褒有貶

抱者有點懷疑的態度就來DIY安裝一下囉

畢竟一般說的CHOCK用法是濾掉高頻,所以像油管的這種地方我就不裝了

四顆先裝在改1.8的矽導線上,一顆拿去接在電腦的線束上
這用來測試動力到底有沒有改變

另外5顆用來測試音響,分別綁在音響主機輸出的四條音源線上(本人的主機是JVC老240款,有加裝AMP),1顆綁在換片箱的訊號線上

結果呢

歐…我的RAINBOW喇叭在原先再安裝逆電流時變得有稍微比較悶的聲音,現在又變得清澈很多了,這是我覺得可以感覺的到的有效地方

這點到是很值得

至於動力呢………網路上有人說變好開了更省油了,老實說,沒感覺耶….

有一點點改變是我習慣高速度用OD作檔煞的動作,反應有變得再更靈敏些沒錯,不過轉速表不會有太誇張的變動,而且引擎檔煞的聲音也變稍微小聲些,沒有很明顯的震動……
怠速呢,差不多,不過因為本來我在改了1.8COIL之後怠速就穩得不得了了………..

冷氣有感覺比較冷…但是熊熊發現,我是在深夜的12點鐘路試ㄟ,天氣不熱冷氣當然比較冷….看來是音響的爽度讓我昏了頭….

發表於2007/06/30 09:48:42    
ㄟ..居然我的舊文章又跑出來了,還不錯,那表示還有人對我的文章有興趣

這邊在補充

因為時隔也有一年了,現在我的車反而是把EMI鐵粉芯給請下車了
是因為沒有效果嗎?不是的

是因為又使用另外一種理論去做

會套上EMI環,最主要的理論就是磁跟電的相互影響作用

磁能生電,電會產磁,這點理化課程有概略說過
用EMI環主要是利用磁感去順跟濾電流通過產生的亂磁場
因為亂磁場會影響電流本身通過的順暢度

目前使用的另外一種做法就是乾脆用消磁,把某些用電的零件週遭亂的磁場這個因素儘量剔除

所以才把原先上去的所有EMI環給全部請下車,以免測試結果失焦

 發表於2009/01/07 00:10:06    

※引述 « 小育(xxoxxoxxoxx) » 之銘言:
——————————————————————

望海大

請教一下

這個東東你現在還有裝在車上嗎?

如果有的話,也過了這麼久也許會沒啥感覺

但如果把它拆掉會不會有其他感覺呢?

另外有實裝圖可分享嗎   

昂貴的改裝部品買不起…  

這個比較便宜倒可研究看看   

我想想……

基本上我那個時候陸續弄到8顆不同的,四顆圓柱型的四顆方的
我用過很多個地方,包括引擎室的矽導線上,引擎的SENSOR線上,點火系統的訊號線上

車內就包括音響主機的訊號線,音響的RCA線,從擴大機出來的音響線,換片箱的控制訊號線

再加上EMANAGE出來接到原廠行車電腦的訊號線

後來陸續拆掉之後,我只留換片箱控制線,前音場的RCA線,跟後音場從擴大機出來到喇叭的音響線有裝

剩下的我拿去接到家裡頭的音響電源線上

當時拆掉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從安老大那邊學到利用消磁器這項物品處理引擎內部各項裝備產生電磁的這個方法,而EMI環本身是利用磁去順電磁,跟消磁的作用目的相同但是做法相斥,因此能拔掉的先拔囉

然後在車內拉機板裡頭的音響訊號線跟行車電腦出來的線組上,有用鋁箔稍微包了起來

至於音響那邊,我不但有EMI環,我的喇叭上還多使用了釹鐵硼磁鐵去改善喇叭的音質跟些許動態

不過這都是已經放了很久的事情,真的現在回頭看,都有點時間了

說真的消磁器對於車輛的效果比較好(不過也不是什麼地方都可以用),EMI環真的還是留給音響比較有好,但音響聲音最有效的還是逆電流裡頭的電容帶來的效果以及喇叭上面磁性比較強的磁鐵

至於包鋁箔……說真的要就要通通包,隨便包包有時候會沒包到重點…..

 
 
 
 
發表於2009/01/23 16:56:44    
※引述 « 阿峰(benboy726) » 之銘言:
——————————————————————
不曉得CP值如何

手持式脫磁器

筆型脫磁器

不知道,要用了才知道O不OK

因為之前使用的消磁器,是在音響界滿有名的古河消磁器
那東西頗貴,我知道擁有這東西的車友大概只有老哈哈吉美(東西我放在安老大那邊)跟南部的阿彬

古河消磁器最少都八千多一台(之前好像是喊到萬把元的),他的造型是剛剛好可以放依片CD片在上面的設計

既然設計可以放上CD片,當然我就有試過拿CD片去消磁啦
真的很神奇,消磁完的CD片播放出來的音樂聲音變清了

 

 

 

Read Full Post »

※引述 « twister » 之銘言:
——————————————————————
你好,請問,自排的車排氣管後面(眼睛看到的管壁)會有一層黑色覆蓋住是正常嗎?
是否為供油過濃,這是正常嗎

因為我觀察排氣管,我速度開越快,尾段就會越黑

望海的回覆:

那個是碳片,原因有很多,不單是自排會,手排也會有
形成原因包括引擎排出來的燃燒不全的碳,遇到水、機油、甚至是排氣管內的隔音棉,附著後形成的
機油的來源除了常說的吃機油(這是因為活塞環密封不全導致機油未完全刮除滲漏進燃燒室)之外還有PCV吹漏氣閥門回收到的機油
水包括雨水,燃燒時的水氣凝結的水都有可能
隔音棉本身也有可能自己因為高溫而碳化,這也會有黑點點產生

不全然是供油過濃
一般供油的情況,還是以觀看火星塞燃燒情況比較準確些
看排氣管比較沒那麼準

 

Read Full Post »

※引述 « twister » 之銘言:
——————————————————————

※引述 « wanghan » 之銘言:
——————————————————————

※引述 « twister » 之銘言:
——————————————————————
請問,前李子串鎖點變更至三角架,原本接在避震器上,所以方向盤會較重手,直線穩定性好,變至三角架,方向盤變輕手,轉向變靈敏,因鎖在三角架上作動快,但因李子串便短,雖然作動快,但防傾桿作用力比接在避震器上還小,覺的側傾有變大

因後防傾為20mm , 前防傾為原廠 18mm ,前細後粗,怪怪的,可以把前防傾加粗用來彌補改三角架鎖點覺的側傾變大嗎?還是更換固定硬橡膠加強就好?

前防傾加粗是否更會轉向不足(前驅車)

謝謝

防傾桿的李仔簽,長度有一些提供力矩的效果在,這也是一個方向
前面加粗本來就是一個方向,轉向不足的情況反而可以抑制些,但前面加粗對於李仔簽的負荷自然也加重,這是相對也要跟著考慮的部分

後防傾沒事改那麼粗幹啥,亂改一通~~~

後面是 mp3 原廠的會粗嗎?一堆人後面都22mm, 後面加粗(前驅)不是會使屁股變活潑減少轉向不足情況?
前面改裝的都22mm起跳與原來18mm差很多,怕會更硬,變推頭更不協調,會嗎

你可以去查查MP3後面多粗前面多粗….MP3前面的也有加粗啦
改裝的很多只有作到19MM而已啦….
後面改用MP3原廠的話前面也要連同改粗這樣才會均衡

前防傾加粗其實很有趣,車子會有一點點很像(不是一樣是很像而已)有改LSD般的動態
所以怎麼會是前面變推頭咧??
後面加粗反而是比較會推頭才對啦

 

Read Full Post »

機油幫浦偷改的方式簡單
因為機油幫浦是利用偏心齒輪轉動時去壓縮推動油產生流動,油壓力的大小控制在其出口端的一個洩壓閥,這個洩壓閥是利用彈簧頂住閥們不讓油出來,當油壓力因此慢慢的升高到超過彈簧的預壓值時,閥門就被頂開,油就會以這個值的壓力送出來

所以,改這個彈簧,掌握住彈簧適當的值,就改好了

 

Read Full Post »

« Newer Posts - Older Posts »